秦創原建設以來,灃西集團投資公司全資子公司——灃西基金,立足“以投行思維發現價值,以強鏈補鏈延鏈為賦能手段”形態,依托灃西新城秦創原成果轉化“加速器”示范區建設平臺,為校企創新創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引擎,助推秦創原建設。
2020年10月,趙一德省長在“金秋季”陜西全省招商引資推進大會上表示:“要加強頂層設計,樹立投行思維,不斷提高引導基金運行管理的市場化、專業化水平,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政府職能的轉變。”
在灃西新城承載“加速器”的背景下,“天焱能源”案例是一個典型代表。
“我常常聽別人說‘兩鏈融合’,但其實也沒完全理解,直到灃西基金將大學最新的研發與我們傳統的產能優勢結合在一起,并且三方共同組建新公司,我才意識到政府對科技型企業多么重要!”這是陜西天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真實感慨。在此之前,灃西基金1000萬元的風險投資已經到位,作為目前國內唯一掌握新型鋰電池正極材料量產技術的創新型公司,天焱能源已于2021年10月正式落戶灃西新城。
1+N:基金投行“實戰”兩鏈融合
“大教授”的項目是投資首選,但“大教授”也需要“大幫手”。西安交通大學徐友龍教授是學術明星,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、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,取得授權發明專利12項,公開發明專利8項。
圖:天焱能源項目產品
尤其是徐友龍教授團隊的氟磷酸釩鋰電池項目,是目前國內唯一掌握新型鋰電池正極材料量產技術的項目,很好地平衡了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的優劣勢,更適合應用于動力電池、儲能電池及軍工特種電池領域。
圖:徐友龍教授
面對“儲能”這個最火熱的大賽道,如何為教授團隊匹配最優的產業鏈,從而將其留在灃西新城呢?
灃西基金作為最初介入者很快意識到“重量級”的科研成果最需要的是“已有一定基礎的實體伙伴”,基于秦創原“1+N”的理念,灃西基金很快在省內展開了“投行式掃描”,商洛的“陜西海恩新材料有限公司”進入視野。經過認真調研,灃西基金發現海恩新材料自身擁有一定的鋰電產業化資源,且從2014年起就深耕鋰電池正極材料,且正處于“向科技頂端攀爬”階段,急需技術賦能。在灃西基金的雙向推動下,三方迅速達成了合資意愿,并最終形成了商洛海恩(54%)、徐友龍教授團隊(12%)、灃西基金(9%)為主的股權結構,“天焱能源”應運而生。在天焱案例所展示的“創新鏈與產業鏈”超視矩識別中,以風險投資所代表的“金融鏈”發揮了關鍵作用。
投行思維:有望撬動10億投資
投行思維的秘密在于“政府資金的引導效應,并最終通過公開市場實現獲利退出”,這要求投資者對項目有著非常精準的判斷。
圖:“雙碳智造園”天焱產業化室外效果圖
最新消息是,天焱能源在專家與實業股東的支持下,已進入第二代動力電池用氟磷酸釩鋰(LiVPO4F)正極材料的商業化開發,“政產學研金用”模式下的總投資將達10億元,達產后預計年產值35億元,稅收可突破2.8億元。強勁的商業發展潛能,是灃西基金投資1000萬元最好的“保護墊”,也是“投行思維”實現正循環的關鍵。作為灃西基金的母公司,灃西集團投資公司對天焱能源的賦能仍在持續,也迅速磨礪出灃西基金的“加速器模式”。
資本驅動
1000萬投資天焱只是“小戰例”,目前灃西基金對多個項目的實投資金接近4000萬元,儲備項目的投資金額接近2億元。
人才驅動
灃西基金已設立“投后服務”團隊,專注于為已投企業尋找優秀的管理人才,為科技型企業持續注入跑贏大盤的能力。
市場驅動
基于“為創新型企業提供‘實驗市場’”這一考量,灃西基金已開始圍繞天焱能源項目匹配更多的上下游企業,爭取讓天焱更快建立加入更大的生態鏈。
圖:秦創原E板塊雙碳智造園項目效果圖
發展空間驅動
規模化生產必然會走出實驗室,解決“工廠上樓”這一問題對與天焱能源同類型的“快公司”至關重要,灃西集團投資公司正在建設的255畝“雙碳智造園”,精準對接企業解決,為企業提供靈動發展空間。
截至目前,灃西基金籌劃設立的“雙碳”等3支專項基金,均獲得包括省政府引導基金在內的多家母基金出資意向,管理規模有望達20億元,一舉成為各大新城中成長最快的一家基金管理團隊。
以投行思維為“潛力股”企業提供金融支持,是灃西集團立足“秦創原”頂層設計,著手深挖科研型、技術型企業完整產業鏈的重要供給,下一步,灃西集團將繼續以基金為“助推器”,吸引更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聚集灃西、共同成長!